欢迎来到专业的雅布范文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教案设计 自查报告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发言稿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正文

2023年家庭教育英文演讲稿8篇

时间:2023-04-18 03:5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家庭教育英文演讲稿8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家庭教育英文演讲稿8篇

家庭教育英文演讲稿 篇一

父母与孩子接触的时间是最久的,你到八十岁了,还是孩子的父母,所以你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学校却不能;现代家庭基本上是2-6个家庭成员面对一个孩子,而学校教育是2-6个教师面对几十或上百个孩子,差距显而易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当下的学校教育并不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孩子的兴趣培养和特长挖掘更多地要靠家庭教育。其次,孩子学习也不只是学习知识,还要学习做人、做事等等,在我们中国现在的教育体制下,老师基本上教给孩子的是知识,孩子的做人、做事以及孩子人格的培养等等,更多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而个人成就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在于后者。除此之外,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需的“安全感”、“自主感”、“成就感”和“好奇心”等心理营养,也多数要从父母那里得到满足。但从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来说,父母却常常不知道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并使得家庭教育偏离了它原本的航道。

别占老师的位置

典型场景:孩子回家,刚刚丢下书包,妈妈就问:“宝贝儿,你作业写完了没有啊?赶紧去写作业,然后把功课复习一下哈。”到了晚上9点,孩子的家庭作业终于在妈妈的督促下完成了。爸爸拿起语文书严肃地说:“把今天学习的课文背给我听,然后把明天即将要学的课文先读两遍。”

专家点评:父母肩负教育孩子的重任,但父母不是老师,也不是老师的助手,父母就是父母。有人提出把父母培养成老师的助手,对这种提法,本人不敢苟同。尽管父母有义务配合学校、老师共同教育孩子,实现“家校共教”,但父母跟老师之间不是从属关系。

助手是什么,词典解释为“协助他人做事的人”,如果父母被定位为老师的助手,那父母理所当然就成了“协助老师做事的人”。果真如此,“父母”哪里去了?倘若老师是老师,父母也是老师,孩子的生活空间中处处都是老师,父母和老师做完全相同的事情,那对孩子来讲,该是多么单调、多么乏味、多么令人窒息的事情。可今天的不少孩子,就处在这种境遇之中。

老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父母的任务是教会孩子做人。在传授系统文化科学知识方面,老师是经过严格训练的高手,而在教孩子做人方面,父母有自己的优势。父母和老师在教育方面有交集,但不是重叠,了解了这一点,两种教育就可以优势互补。若父母空着自己的位置,挤占老师的位置,那就可能“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甚至于别人的田没种好,自家的地也荒了。

别抢孩子的位置

典型场景:年轻的妈妈陪儿子参加周六兴趣班,妈妈一边走一边看表,显得很焦虑:“儿子,快走,要不就迟到了。”妈妈说第一遍儿子没反应,说第二遍儿子还没有反应,说第三遍的时候儿子不耐烦了,猛一回头,非常气愤地对妈妈讲:“迟到了关我什么事啊?”儿子的如此反应让年轻妈妈深感委屈。

专家点评:这组镜头如果母子的角色调换一下就对了:儿子一边走一边看表,并不断提醒母亲,再不快走就迟到了,说到第三遍时母亲不耐烦了,气愤地对儿子说:“迟到了关我什么事啊?”帮助孩子成长,是父母天经地义的事情,可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事事出手,不仅不利于孩子健康,而且会给孩子成长帮倒忙。可为什么我们日常所见中,第一组镜头多、第二组镜头少呢?道理很简单。孩子从小到大,母亲都自觉充当了孩子时间的管理者:孩子起床母亲叫,孩子吃饭母亲催,孩子上学母亲提醒……孩子已经习惯了这些都是母亲的事,所以才会出现以上反应。

现实生活中,孩子放学回家,80%左右的家长就会立即帮孩子摊开书本、准备纸笔,自己拉过凳子坐孩子旁边督促做作业。这样做的结果是让孩子觉得,自己的作业反正是父母着急上火,自己有什么理由把作业放在心上?因此,尽管你嘴巴“长”在他身上,可人家依然慢慢腾腾地“磨”作业!孩子“磨”作业,更多地要从父母身上找原因。因为做作业原本是孩子的事情,孩子的事情,父母做得越多,孩子就做得越少;父母越主动,孩子就越被动。

找准自己的位置

典型场景:假设孩子是一辆性能良好的汽车,如果放开了让车子跑,时速160至200公里不成问题。可这辆车是如何运行的呢?在车子前面拴了几条绳,爸爸妈妈在前面拼命地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在后面使劲地推,一家人忙得满头大汗,可车子的发动机没有打着。试想一下,这车子能跑得快、跑得远吗?

专家点评:父母别重复老师的事,别抢做孩子的事,为孩子营造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发现、培养孩子的兴趣,帮孩子明了知识的真正意义,引导孩子自觉主动,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并让孩子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从而成长为一个懂事的孩子才是父母最值得做的事。

为孩子补充心理能量

孩子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免不了会遇到种种困惑、困扰或委屈,做父母的对孩子情绪的任何变化,都要细致入微观察,及时找到孩子情绪变化的原因,并通过坦诚交流,对孩子耐心疏导,让孩子在家中能彻底丢掉负面情绪,获取足够心理能量,轻松、愉悦地投入新的学习、生活之中。

最不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是父母经常争争吵吵。父母之间的紧张关系,会让孩子压抑、焦虑、缺乏安全感。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的心理压力不仅不能及时缓解,还会在家中装满一肚子委屈。如此状况,孩子的成长能如家长所愿吗?

引导孩子自觉主动

在学校压力大,课程繁多会让孩子内心产生阻力,无法持续主动地去做事。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磨作业”也成为了家长们共同的纠结。适当把要求的水准降低,课业的分量减少,让孩子有一个过程去突破内心的阻力,并树立责任心更主动地去做功课。比如说,先让孩子做不喜欢的科目;用同一步调增强孩子的主动行动力,可以和孩子商定,当妈妈干完家务,如果孩子能完成作业,就和他一起阅读一本新买的故事书;不在孩子挫败时痛骂他,培养孩子主动自我激励,引导孩子养成自觉主动的习惯,是比简单督促更为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引导孩子学会管理情绪

青春期的孩子常对父母有所不满,因为伴随成长而来的自我要求,总和父母的规定相冲突,父母必须尽力克服这种过渡期困难,让孩子顺利地成熟长大。家庭教育所包含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要引导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比如说,让孩子学会宣泄不满情绪,平时除了认真倾听孩子的不满心声,还应该以民主方式处理孩子不合理要求,并懂得以退为进说服教育的技巧,可以用实际利弊得失来对待孩子的任性态度,并给孩子一个发泄的空间。相比学校教育,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管理情绪方面的合理引导,更有针对性,也更能让孩子受益终身。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有优势。作为父母,别忘了告诉孩子,人作为独立的个体,是独特的,并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让孩子知道他存在的价值,增强他的信心,从而更加努力地创造自己的个性与未来。因此,父母应该告诉孩子他自己就是无价之宝,让孩子做一些容易做的事情,弱化孩子的错误突出其取得的成绩,重视孩子所付出的努力,责备孩子之前必先赞美,强化优点使孩子不断地进取,用高目标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回忆过去的成绩重建信心,培养孩子一些特殊的才艺,必要时可以用运气说法来减弱孩子的自卑感。

变孩子的缺点为优点

由于母亲会时常提醒要改的缺点,所以孩子本身也会知道,但是,自我要求高的孩子,会常常顾虑自己的缺点,所以母亲直接责骂,往往会得到反效果。正确的做法是,想办法帮助孩子,将缺点转化为优点。比如说,用适当的方法让孩子正视缺点,借故在孩子面前指责其他孩子的过失,分清孩子的缺点与个性,改变孩子的立场让他自律律人。孩子的缺点和优点可互换,父母应该通过适度惩罚或其他方式来暗示孩子的缺点,而不应该用权威来压制孩子。

使孩子的自我得到成长

在与孩子沟通时,父母一定要认真聆听他说话,让他感到父母对他的重视与尊重,这样孩子小小的自尊心就会树立起来,他也会在与大人的谈话中,认真思考自己想的和做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这对孩子的理性思维习惯的形成也有良好的帮助。当然大人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也应该注意一些细节,这样才能比较迅速地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比如说,借第三者之口赞美孩子,用书信或日记与孩子交流情感,用温和的语调交谈,及时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巧妙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常常表达对孩子的信赖,只提有建设性的意见,及时纠正孩子不良的生活细节等。如果说学校教育,是对孩子知识的积累,那么家庭教育中那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却是帮助孩子内心自我成长的重要环节。

家庭教育英文演讲稿 篇二

父母与孩子接触的时间是最久的,你到八十岁了,还是孩子的父母,所以你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学校却不能;现代家庭基本上是2-6个家庭成员面对一个孩子,而学校教育是2-6个教师面对几十或上百个孩子,差距显而易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当下的学校教育并不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孩子的兴趣培养和特长挖掘更多地要靠家庭教育。其次,孩子学习也不只是学习知识,还要学习做人、做事等等,在我们中国现在的教育体制下,老师基本上教给孩子的是知识,孩子的做人、做事以及孩子人格的培养等等,更多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而个人成就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在于后者。除此之外,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需的“安全感”、“自主感”、“成就感”和“好奇心”等心理营养,也多数要从父母那里得到满足。但从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来说,父母却常常不知道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并使得家庭教育偏离了它原本的航道。

别占老师的位置

典型场景:孩子回家,刚刚丢下书包,妈妈就问:“宝贝儿,你作业写完了没有啊?赶紧去写作业,然后把功课复习一下哈。”到了晚上9点,孩子的家庭作业终于在妈妈的督促下完成了。爸爸拿起语文书严肃地说:“把今天学习的课文背给我听,然后把明天即将要学的课文先读两遍。”

专家点评:父母肩负教育孩子的重任,但父母不是老师,也不是老师的助手,父母就是父母。有人提出把父母培养成老师的助手,对这种提法,本人不敢苟同。尽管父母有义务配合学校、老师共同教育孩子,实现“家校共教”,但父母跟老师之间不是从属关系。

助手是什么,词典解释为“协助他人做事的人”,如果父母被定位为老师的助手,那父母理所当然就成了“协助老师做事的人”。果真如此,“父母”哪里去了?倘若老师是老师,父母也是老师,孩子的生活空间中处处都是老师,父母和老师做完全相同的事情,那对孩子来讲,该是多么单调、多么乏味、多么令人窒息的事情。可今天的不少孩子,就处在这种境遇之中。

老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父母的任务是教会孩子做人。在传授系统文化科学知识方面,老师是经过严格训练的高手,而在教孩子做人方面,父母有自己的优势。父母和老师在教育方面有交集,但不是重叠,了解了这一点,两种教育就可以优势互补。若父母空着自己的位置,挤占老师的位置,那就可能“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甚至于别人的田没种好,自家的地也荒了。

别抢孩子的位置

典型场景:年轻的妈妈陪儿子参加周六兴趣班,妈妈一边走一边看表,显得很焦虑:“儿子,快走,要不就迟到了。”妈妈说第一遍儿子没反应,说第二遍儿子还没有反应,说第三遍的时候儿子不耐烦了,猛一回头,非常气愤地对妈妈讲:“迟到了关我什么事啊?”儿子的如此反应让年轻妈妈深感委屈。

专家点评:这组镜头如果母子的角色调换一下就对了:儿子一边走一边看表,并不断提醒母亲,再不快走就迟到了,说到第三遍时母亲不耐烦了,气愤地对儿子说:“迟到了关我什么事啊?”帮助孩子成长,是父母天经地义的事情,可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事事出手,不仅不利于孩子健康,而且会给孩子成长帮倒忙。可为什么我们日常所见中,第一组镜头多、第二组镜头少呢?道理很简单。孩子从小到大,母亲都自觉充当了孩子时间的管理者:孩子起床母亲叫,孩子吃饭母亲催,孩子上学母亲提醒……孩子已经习惯了这些都是母亲的事,所以才会出现以上反应。

现实生活中,孩子放学回家,80%左右的家长就会立即帮孩子摊开书本、准备纸笔,自己拉过凳子坐孩子旁边督促做作业。这样做的结果是让孩子觉得,自己的作业反正是父母着急上火,自己有什么理由把作业放在心上?因此,尽管你嘴巴“长”在他身上,可人家依然慢慢腾腾地“磨”作业!孩子“磨”作业,更多地要从父母身上找原因。因为做作业原本是孩子的事情,孩子的事情,父母做得越多,孩子就做得越少;父母越主动,孩子就越被动。

找准自己的位置

典型场景:假设孩子是一辆性能良好的汽车,如果放开了让车子跑,时速160至200公里不成问题。可这辆车是如何运行的呢?在车子前面拴了几条绳,爸爸妈妈在前面拼命地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在后面使劲地推,一家人忙得满头大汗,可车子的发动机没有打着。试想一下,这车子能跑得快、跑得远吗?

专家点评:父母别重复老师的事,别抢做孩子的事,为孩子营造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发现、培养孩子的兴趣,帮孩子明了知识的真正意义,引导孩子自觉主动,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并让孩子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从而成长为一个懂事的孩子才是父母最值得做的事。

为孩子补充心理能量

孩子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免不了会遇到种种困惑、困扰或委屈,做父母的对孩子情绪的任何变化,都要细致入微观察,及时找到孩子情绪变化的原因,并通过坦诚交流,对孩子耐心疏导,让孩子在家中能彻底丢掉负面情绪,获取足够心理能量,轻松、愉悦地投入新的学习、生活之中。

最不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是父母经常争争吵吵。父母之间的紧张关系,会让孩子压抑、焦虑、缺乏安全感。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的心理压力不仅不能及时缓解,还会在家中装满一肚子委屈。如此状况,孩子的成长能如家长所愿吗?

引导孩子自觉主动

在学校压力大,课程繁多会让孩子内心产生阻力,无法持续主动地去做事。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磨作业”也成为了家长们共同的纠结。适当把要求的水准降低,课业的分量减少,让孩子有一个过程去突破内心的阻力,并树立责任心更主动地去做功课。比如说,先让孩子做不喜欢的科目;用同一步调增强孩子的主动行动力,可以和孩子商定,当妈妈干完家务,如果孩子能完成作业,就和他一起阅读一本新买的故事书;不在孩子挫败时痛骂他,培养孩子主动自我激励,引导孩子养成自觉主动的习惯,是比简单督促更为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引导孩子学会管理情绪

青春期的孩子常对父母有所不满,因为伴随成长而来的自我要求,总和父母的规定相冲突,父母必须尽力克服这种过渡期困难,让孩子顺利地成熟长大。家庭教育所包含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要引导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比如说,让孩子学会宣泄不满情绪,平时除了认真倾听孩子的不满心声,还应该以民主方式处理孩子不合理要求,并懂得以退为进说服教育的技巧,可以用实际利弊得失来对待孩子的任性态度,并给孩子一个发泄的空间。相比学校教育,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管理情绪方面的合理引导,更有针对性,也更能让孩子受益终身。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有优势。作为父母,别忘了告诉孩子,人作为独立的个体,是独特的,并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让孩子知道他存在的价值,增强他的信心,从而更加努力地创造自己的个性与未来。因此,父母应该告诉孩子他自己就是无价之宝,让孩子做一些容易做的事情,弱化孩子的错误突出其取得的成绩,重视孩子所付出的努力,责备孩子之前必先赞美,强化优点使孩子不断地进取,用高目标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回忆过去的成绩重建信心,培养孩子一些特殊的才艺,必要时可以用运气说法来减弱孩子的自卑感。

变孩子的缺点为优点

由于母亲会时常提醒要改的缺点,所以孩子本身也会知道,但是,自我要求高的孩子,会常常顾虑自己的缺点,所以母亲直接责骂,往往会得到反效果。正确的做法是,想办法帮助孩子,将缺点转化为优点。比如说,用适当的方法让孩子正视缺点,借故在孩子面前指责其他孩子的过失,分清孩子的缺点与个性,改变孩子的立场让他自律律人。孩子的缺点和优点可互换,父母应该通过适度惩罚或其他方式来暗示孩子的缺点,而不应该用权威来压制孩子。

使孩子的自我得到成长

在与孩子沟通时,父母一定要认真聆听他说话,让他感到父母对他的重视与尊重,这样孩子小小的自尊心就会树立起来,他也会在与大人的谈话中,认真思考自己想的和做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这对孩子的理性思维习惯的形成也有良好的帮助。当然大人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也应该注意一些细节,这样才能比较迅速地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比如说,借第三者之口赞美孩子,用书信或日记与孩子交流情感,用温和的语调交谈,及时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巧妙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常常表达对孩子的信赖,只提有建设性的意见,及时纠正孩子不良的生活细节等。如果说学校教育,是对孩子知识的积累,那么家庭教育中那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却是帮助孩子内心自我成长的重要环节。

典型场景:孩子回家,刚刚丢下书包,妈妈就问:“宝贝儿,你作业写完了没有啊?赶紧去写作业,然后把功课复习一下哈。”到了晚上9点,孩子的家庭作业终于在妈妈的督促下完成了。爸爸拿起语文书严肃地说:“把今天学习的课文背给我听,然后把明天即将要学的课文先读两遍。”

专家点评:父母肩负教育孩子的重任,但父母不是老师,也不是老师的助手,父母就是父母。有人提出把父母培养成老师的助手,对这种提法,本人不敢苟同。尽管父母有义务配合学校、老师共同教育孩子,实现“家校共教”,但父母跟老师之间不是从属关系。

助手是什么,词典解释为“协助他人做事的人”,如果父母被定位为老师的助手,那父母理所当然就成了“协助老师做事的人”。果真如此,“父母”哪里去了?倘若老师是老师,父母也是老师,孩子的生活空间中处处都是老师,父母和老师做完全相同的事情,那对孩子来讲,该是多么单调、多么乏味、多么令人窒息的事情。可今天的不少孩子,就处在这种境遇之中。

老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父母的任务是教会孩子做人。在传授系统文化科学知识方面,老师是经过严格训练的高手,而在教孩子做人方面,父母有自己的优势。父母和老师在教育方面有交集,但不是重叠,了解了这一点,两种教育就可以优势互补。若父母空着自己的位置,挤占老师的位置,那就可能“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甚至于别人的田没种好,自家的地也荒了。

别抢孩子的位置

典型场景:年轻的妈妈陪儿子参加周六兴趣班,妈妈一边走一边看表,显得很焦虑:“儿子,快走,要不就迟到了。”妈妈说第一遍儿子没反应,说第二遍儿子还没有反应,说第三遍的时候儿子不耐烦了,猛一回头,非常气愤地对妈妈讲:“迟到了关我什么事啊?”儿子的如此反应让年轻妈妈深感委屈。

专家点评:这组镜头如果母子的角色调换一下就对了:儿子一边走一边看表,并不断提醒母亲,再不快走就迟到了,说到第三遍时母亲不耐烦了,气愤地对儿子说:“迟到了关我什么事啊?”帮助孩子成长,是父母天经地义的事情,可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事事出手,不仅不利于孩子健康,而且会给孩子成长帮倒忙。可为什么我们日常所见中,第一组镜头多、第二组镜头少呢?道理很简单。孩子从小到大,母亲都自觉充当了孩子时间的管理者:孩子起床母亲叫,孩子吃饭母亲催,孩子上学母亲提醒……孩子已经习惯了这些都是母亲的事,所以才会出现以上反应。

现实生活中,孩子放学回家,80%左右的家长就会立即帮孩子摊开书本、准备纸笔,自己拉过凳子坐孩子旁边督促做作业。这样做的结果是让孩子觉得,自己的作业反正是父母着急上火,自己有什么理由把作业放在心上?因此,尽管你嘴巴“长”在他身上,可人家依然慢慢腾腾地“磨”作业!孩子“磨”作业,更多地要从父母身上找原因。因为做作业原本是孩子的事情,孩子的事情,父母做得越多,孩子就做得越少;父母越主动,孩子就越被动。

找准自己的位置

典型场景:假设孩子是一辆性能良好的汽车,如果放开了让车子跑,时速160至200公里不成问题。可这辆车是如何运行的呢?在车子前面拴了几条绳,爸爸妈妈在前面拼命地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在后面使劲地推,一家人忙得满头大汗,可车子的发动机没有打着。试想一下,这车子能跑得快、跑得远吗?

专家点评:父母别重复老师的事,别抢做孩子的事,为孩子营造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发现、培养孩子的兴趣,帮孩子明了知识的真正意义,引导孩子自觉主动,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并让孩子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从而成长为一个懂事的孩子才是父母最值得做的事。

为孩子补充心理能量

孩子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免不了会遇到种种困惑、困扰或委屈,做父母的对孩子情绪的任何变化,都要细致入微观察,及时找到孩子情绪变化的原因,并通过坦诚交流,对孩子耐心疏导,让孩子在家中能彻底丢掉负面情绪,获取足够心理能量,轻松、愉悦地投入新的学习、生活之中。

最不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是父母经常争争吵吵。父母之间的紧张关系,会让孩子压抑、焦虑、缺乏安全感。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的心理压力不仅不能及时缓解,还会在家中装满一肚子委屈。如此状况,孩子的成长能如家长所愿吗?

引导孩子自觉主动

在学校压力大,课程繁多会让孩子内心产生阻力,无法持续主动地去做事。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磨作业”也成为了家长们共同的纠结。适当把要求的水准降低,课业的分量减少,让孩子有一个过程去突破内心的阻力,并树立责任心更主动地去做功课。比如说,先让孩子做不喜欢的科目;用同一步调增强孩子的主动行动力,可以和孩子商定,当妈妈干完家务,如果孩子能完成作业,就和他一起阅读一本新买的故事书;不在孩子挫败时痛骂他,培养孩子主动自我激励,引导孩子养成自觉主动的习惯,是比简单督促更为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引导孩子学会管理情绪

青春期的孩子常对父母有所不满,因为伴随成长而来的自我要求,总和父母的规定相冲突,父母必须尽力克服这种过渡期困难,让孩子顺利地成熟长大。家庭教育所包含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要引导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比如说,让孩子学会宣泄不满情绪,平时除了认真倾听孩子的不满心声,还应该以民主方式处理孩子不合理要求,并懂得以退为进说服教育的技巧,可以用实际利弊得失来对待孩子的任性态度,并给孩子一个发泄的空间。相比学校教育,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管理情绪方面的合理引导,更有针对性,也更能让孩子受益终身。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有优势。作为父母,别忘了告诉孩子,人作为独立的个体,是独特的,并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让孩子知道他存在的价值,增强他的信心,从而更加努力地创造自己的个性与未来。因此,父母应该告诉孩子他自己就是无价之宝,让孩子做一些容易做的事情,弱化孩子的错误突出其取得的成绩,重视孩子所付出的努力,责备孩子之前必先赞美,强化优点使孩子不断地进取,用高目标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回忆过去的成绩重建信心,培养孩子一些特殊的才艺,必要时可以用运气说法来减弱孩子的自卑感。

变孩子的缺点为优点

由于母亲会时常提醒要改的缺点,所以孩子本身也会知道,但是,自我要求高的孩子,会常常顾虑自己的缺点,所以母亲直接责骂,往往会得到反效果。正确的做法是,想办法帮助孩子,将缺点转化为优点。比如说,用适当的方法让孩子正视缺点,借故在孩子面前指责其他孩子的过失,分清孩子的缺点与个性,改变孩子的立场让他自律律人。孩子的缺点和优点可互换,父母应该通过适度惩罚或其他方式来暗示孩子的缺点,而不应该用权威来压制孩子。

使孩子的自我得到成长

在与孩子沟通时,父母一定要认真聆听他说话,让他感到父母对他的重视与尊重,这样孩子小小的自尊心就会树立起来,他也会在与大人的谈话中,认真思考自己想的和做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这对孩子的理性思维习惯的形成也有良好的帮助。当然大人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也应该注意一些细节,这样才能比较迅速地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比如说,借第三者之口赞美孩子,用书信或日记与孩子交流情感,用温和的语调交谈,及时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巧妙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常常表达对孩子的信赖,只提有建设性的意见,及时纠正孩子不良的生活细节等。如果说学校教育,是对孩子知识的积累,那么家庭教育中那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却是帮助孩子内心自我成长的重要环节。

家庭教育英文演讲稿 篇三

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今天就寄放教育与大家一起探讨。 渴望儿女成才,下下父母同心。尤其是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日见分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对子女的期望更高,对家庭教育更为重视。父母是孩子最贴近的老师,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举一动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科学研究表明,孩子最早的学习是模仿开始的。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会将看到、听到、感觉到的东西“溶化”在正在发育的大脑里,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加以仿效。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父母是孩子人生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每句话,每一个举动,每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的这种教育又称之为“生命的教育”,无数杰出的人才都是在这种教育下迈出了成才的第一步。

“举例” 寒门家风好 少年早成才

家庭背景:贫困工人家庭。母亲初中文化、父亲是驾驶员。

家教特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好家风、做人教育。 20xx年前(1981年)李申杰出生时正值鼠年农历新年,没有多少文化的父母请舅舅给取名:申杰,希望他成为同龄人中的俊杰;20xx年后,李申杰不负众望,1996年作为中国年龄最小的参赛队员,从匈牙利布达佩斯捧回了第8届中学生国际信息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和李申杰家相熟人都说,李申杰的成功是一个奇迹,他既无家学渊源又无优裕的生活学习条件,电脑也只学了短短的5年。李申杰成功的奥秘在哪里呢?

1、妈妈只有初中文化,可说的句句在理。幼时的李申杰跟所有的孩子一样在妈妈的怀里学数学,学认字,所不同的是吃零食、买玩具相比,他对到书店买书有着深厚的兴趣。李申杰的母亲是一校办厂的普通女工,20xx年动乱耽误了她的学业。看着儿子对书挚爱,她深感欣慰,每个月她都精打细算、省吃俭用,从很少的家用中挤出一部分钱为申杰买书。在这个普通家庭里,油漆斑驳的家具中最显眼的就是摆满书籍的书橱。“老师比妈亲,妈只能给你吃穿是老师给你知识,让你长大后有出息。爸妈文化都不高,不能辅导你,你在学校一定要认真学、仔细听,不能浪费时间。”上小学时,妈

妈常常这样叮嘱小申杰。(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好!)李申杰从一开始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小学五年级时,李申杰被推荐到南京鼓楼区少年电脑班学习,只学了半年就在市里电脑比赛中获第一名,小学毕业又被保送到省重点中学南京金陵中学。接二连三的荣誉使年仅12岁的少年有的飘飘然,这时母亲的话又像警钟一样在他耳边敲响:“杰杰,你被保送重点,是因为你在电脑方面有特长,真要考的话你不一定考上。记住,不管是兔子还是乌龟,谦虚谨慎才能去得最终的胜利。“头脑冷静下来的李申杰很快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在之后的20多次省市电脑、数学

大赛中不断得奖。(既肯定孩子的成长,又提醒孩子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客观中看,这样教育批评孩子才能接受。) “英语学不好,国外先进技术就学不到,语文学不好,以后连论文也写不出来,那光学电脑有啥用?”母亲文化不高,申杰觉的句句有理。于是,在钻研电脑的同时也不放松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成绩始终保持在前茅。

2、学习和作人都要像爸爸开车一样认真,仔细。李申杰的父亲是公交车驾驶员,几十年一直是节油标兵,年年当先进,即使是单位效益不好时,他开的车也从来没马虎过。只有初中文化的父亲在学习上不可能给申杰多少辅导,可他对待工作认真严谨的作风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申杰。刚从国家大赛归来地李申杰深有体会。“从小养成认真仔细的习惯对我来说真重要,按错一个键,写错一个字,那金牌就失之交臂了。”除了认真对待学习,李申杰在作人方面也不愿有一点马虎。他母亲在和采访的记者谈到李申杰被选上国家集体队后的情况时说:“申杰回来说心里很害怕会考不好,我劝他要像战士上战场一样卸包袱,轻装上阵。”坐在一旁的李申杰连忙插话:我不是那么说的,我是说前几届中国队都拿到奖牌,我也要拿到,感觉压力很大,你才劝我的。’’“那还不是一个意思。’’可我不是那么说的吗,登到报上的文章一定要真实。”为了一句话的真实性,就急的满脸通红,李申杰做人的认真由此可见。

3、筹钱买电脑,申杰至今难忘那一幕。1992年,李申杰第一次参加市电脑比赛,初试通过后,父母拿出全部积蓄为他买了台

中华学习机配上驱动器,1300元在当时相当于他们夫妻俩半年的工资。

随着电脑学习的加深,学习机已不能满足申杰的需要。“要是有一台电脑就好了!”申杰常常这样想。不过懂事的他深知自己的家境,他没有向家里开口,而只是更加珍惜有限的

上机机会。每天放学,为了有更多时间上机操作,他啃馒头,喝白开水。休息天也是一有机会就去有电脑的同学家练习。

看着为电脑而痴迷的儿子,申杰的母亲一阵阵心痛。那时申杰的父亲因单位效益不好,已3年没拿工资了,一家三口靠她每月二、三百元的收入,并且其中有三分之一要拿出来给申杰买书,交辅导费和培训费,况且只有14岁的申杰,营养也是不能缺的。怎么办?只有借钱。叔叔、 舅舅 、姨妈都来了,大家鼎力相助,一台价值4000多元的电脑386电脑终于抬到家了。至今申杰仍忘不了,全家像过节【WWW.BAIHUAWEN.CN】一样,有泪不轻弹的小小男子汉含泪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一定要报答所有爱我的人。(什么是真正的父母之爱?了解孩子的心理,给孩子最需要的,就是最好的爱。也只有这种爱才可以成为孩子进步最强大的动力。)今天,这台电脑依然是他家中最值钱的东西。

4、队清贫的家,申杰有着更多的依恋。从匈牙利载誉归来的李申杰在外面参加了大大小小热热闹闹的庆功会,而他的家里却平静如故——父母没有给他什么鼓励。只是鼓励他继续努力学习。申杰的母亲多年前就给一家三口下任务:爸爸开好车。妈妈上好班、做好家务,杰杰把学习搞好。所以申杰从小就养成了自己的事自己做好的习惯。懂事的申杰从不向父母提出任何非分的物质要求,每月零花钱也从不乱花,节省下来,学校要交一些费用时就可以不向家里要,实在不够,他总会问妈妈,家里有没有钱,每每遇到此时,申杰的母亲含泪说:“杰杰,以后别这样问,你问得妈心酸,只要你好好学习,妈借钱也愿意。”她还时常对申杰说;“妈妈不和别人得妈妈比,我不要金项链、 金戒指,我只要儿子有出息。我现在吃的苦比当年农村插队少多了,只要你好好学习,妈再苦也不觉的得苦,因为苦中结出的甜果子。”

在父母的言传教下,李申杰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每次春游、秋游,母亲总想给他买点饮料什么的,可申杰却说白开水最好,又能解渴又能洗手。今年被选入国家集训队去北京集训前,妈妈要给他买套新衣服,但申杰坚决不要:“去比赛又不是去比哪个穿得好。”,孩子越懂事,妈妈的心理越不好受,申杰的母亲常说:“杰杰,你生在我们这个家真是亏了你了,和别人家的孩子相比,在物质上家里能给你的真是太少了!”“那不一定我如果在条件好的家庭还不一定能成才呢。”申杰的话让母亲的心得到宽慰。

俗话说:家贫出孝子。李申杰对这个清贫的家庭有着更多的依恋。当申杰载誉归来时,清华大学许诺,申杰高中毕业后可以免试入学。这是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事呀!可申杰却说“如果能在南京上大学更好,我不想离开家”。

家庭教育英文演讲稿 篇四

孩子,是每一位父母心中的宝贝,我们都盼望着她们茁壮地成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除了老师之外,父母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样至关重要。

女儿今年6周岁半,刚上小学一年级,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最深的体会是:

一、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源泉

家是孩子们主要的活动场所,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绝不能经常在孩子面前拌舌头吵嘴,那样会使孩子产生恐惧、自卑甚至厌恶的心理。不仅会疏远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在同伴之间还可能会出现偏激行为现象。给孩子一个安全、舒适、温暖的家,是教子的第一步,家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和睦相处。在这方面,我们是以实际行动让女儿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二、逐步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很重要

女儿从3周岁起上幼儿园,步入正规的教育系统,我们要为她的人生的第一步打好基础,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她一些优良品德,借此也可改掉“以自我为中心”的当代独生子女的通病。比如:给她讲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并付诸于实际行动,让她知道尊敬长辈的道理;告诉她帮助别人是件很开

家庭教育英文演讲稿 篇五

通过在家长学校的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家庭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帮助我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我会好好配合学校和老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的,在家长学校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而有意义的课,我深感受益非浅。在每位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同时,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多么重要,同时也使我更加亲切地体会 到,当教师难,做家长也难,做一个合格的家长更难。做一个好的家长真是任重而道远,幸好有家长学校,通过她,使我对家庭教育有了更深、更新的认识,在尽力做好家长的同时,使我在各方面也有了一些不同程度地改变和提高,现将粗浅体会浅述如下:

第一是教育观念的改变。通过几个老师的讲座,使我了解了学校对孩子的要求,知道了如何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因为我感觉孩子最听老师的话,以前,我甚至这样认为,我将孩子送进学校,学好学坏就靠学校老师了,形成了一种依赖心理。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家长要积极投入到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之中,要和老师多沟通、多交流,从而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取得教育的最好效果。通过老师的讲座,使我明白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培养孩子的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培养良好的习惯比分数更重要。

第二掌握了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提高了教育能力。通过学习,明白了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通过言传身教教育孩子礼貌待人,遵守各种行为规范,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要主动培养孩子的各种兴趣爱好,经常带孩子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假期带孩子出外旅游增长知识,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尊老爱幼、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等一些好的习惯。同时,我认为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教育要有耐心,切忌粗暴,我亲身体会到,孩子有时的“不听话”也是有他的原因的,只要有耐心,一定能找出他犯错误的原因,也只有这样,对孩子的教育才能做到标本兼治。

第三提高自身的素质。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就时刻充当着“老师”的角色,因此必须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通过听老师的讲座,让我掌握了一些亲子沟通方面的知识。知道了如何给孩子布置任务,如何处理孩子的要求和拒绝,如何处理孩子的愤怒等。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从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入手,与孩子交朋友,尊重孩子。作为一名合格的家长,同样要为人师表,这就要求我们家长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给孩子限定时间可以帮助他专心地做事情,提高学习效率。

第四关于孩子成才的看法。通过学习,明确了要将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时代要求社会造就复合型的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我们就要把孩子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单纯追求高分、高学历,而忽视孩子个性、意志、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教会孩子与不同的人共同相处,培养孩子的交往、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及与人合作精神,让孩子将来能够成为一个健康发展的人。

总之,孩子毕竟还小,他分辨是非能力和良好的行为的养成,要来自平时生活中看到的,所接触的环境和接触的教育,对孩子要选用正确的教育方法,现在我已经深深地体会到做家长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艺术,在关心孩子的吃穿和身体健康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各方面对他能正确引导,耐心的教育,让孩子将来成为有用之人。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和根本,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很难搭起良好的学校教育。当然,学校教育反过来也影响着家庭教育,孩子在学校的时间长,同学的交往和老师的鼓励将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孩子的成长必须靠家校共同努力。

家庭教育英文演讲稿 篇六

孩子从幼儿园来到小学,地位也从“小朋友”晋升为“小学生”,生活发生了全新得改变。作为父母的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偶像地位也随之下降,“我们老师说……”这是孩子经常反驳我们的经典语言。此时,我们怎样教育孩子,怎样让孩子在新的环境里健康成长,怎样处理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呢?

总停留在原来的水平是不行的,因为孩子已经成长了。最好的办法是:与孩子一起成长。

一、做一个热爱学习的家长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传,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言传身教贯穿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小事中。所以,我们家长在下班回干完活儿回家后,尽管身体很疲惫,也不要一头扎在电视机前看电视或躺在床上休息,更不要呼朋唤友的在家喝酒、打牌。要知道家里有一个小学生正瞪着一双好奇的眼睛注视着你的行为,你的所做所为都有可能成为他学习的样板,你有义务给他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要教育孩子刻苦学习,做家长的首先要热爱学习。经常阅读报刊杂志、家教指导用书,学习教育孩子的常识、参加学校或社会举办的家长学校和有关的活动、与其他家长相互切磋,虚心学习他人的经验。

二、教会孩子做人

教孩子“如何学会做人”是我们家庭教育的核心,因为人的成长是一个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全面发展的过程。家庭教育时时刻刻存在于家庭的每一个瞬间,而小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强,家长毫无掩饰的言谈举止会时刻被孩子所模仿。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说到做到,言行一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培养孩子具有优良的品格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当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还要时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效果,以期自我改进。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掌握一定的青少年教育知识,了解孩子的日常动态,努力与孩子一起成长。

三、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

好奇心是一切兴趣的源泉,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都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的。对孩子来说,外面的世界更是处处充满新奇,值得探索。对此,家长不要忽视和否定孩子的学习和探索行为,而应该精心的给与呵护,努力用孩子的眼光去观察这个世界,给孩子一起去惊异,去提问,去讨论,去共同作出结论。当孩子带着问题去问家长的时候,家长不应该简单地将结论告诉孩子,而应让孩子自己思考“为什么”,另外,节假日家长应多带孩子到大自然或动物园、博物馆等场所。经常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观察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及风土人情、市井百态,使孩子保持一份好奇、一颗童心。在孩子学习之余,家长最好还能指导孩子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如让孩子自己收集各种种子、做种子发芽的实验、栽种盆花,也可饲养一些小动物等。孩子的兴趣广泛了,知识面扩大了,自然就会迁移到学习上来,才能以强烈的兴趣参加学习活动。为了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家长不妨“屈尊”做做学生,让孩子出题考考自己;或找一份试卷自己做好后,交给孩子批改。这样就可以使孩子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无形中就增强了孩子学习的动力。

四、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

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和过硬的心理素质,将是孩子终身受益。经常听到有家长说,孩子没有毅力,没有长性。我认为家长必须首先有毅力、有耐性。儿童专家研究发现,孩子的坚强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后天的培养,至迟应该在3岁时就开始实施,并从小处着眼。首先父母要先观察。比如,从孩子玩积木游戏中,就可以发现有不同的性格。有些儿童能够自己想出各种玩法,不断变换不同的模型,玩完后还自觉地地收拾积木;有些儿童却只会按父母的要求玩,搭好一种模型后就不知如何玩下去,经常还要父母帮忙。这反映了孩子在独立性方面的性格差异。

如果发现孩子处处都依赖父母或长辈,一有困难就要父母为他解决,甚至稍遭挫折就在大人面前撒娇,要求补偿。作为父母,应该多教孩子如何去做,一旦孩子做对了,要及时给予表扬,即使做得不对,也要充分给予鼓励。这点对培养孩子坚韧性格非常重要。

总之,每解决一个新问题,父母与孩子就共同前进了一步。在共同解决问题中,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只要家长们不懈努力,加倍关注孩子的教育,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就一定会收到丰硕的成果。

家庭教育英文演讲稿 篇七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West country such as in the field of geography ,culture, language ,politics ,economy and educ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word get even more smaller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m is more frequent . Our country, China absorbs the essence and doesn't eliminate the bad thing . Because a proverb ever since said when the fresh air come in ,the flies will also accompany it . At times we may not determine our countries' geography and culture . But the system of politics economy , especially family education can be decided by the individuals . As the main body of the education is parents' child . Though each parent tries their best and strives to teach their children very well,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it . In order to tackle them, I'll give som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 of famil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n.

There is a growing tendency these days for more and more college students to take part-time jobs. Family education is one of most popular par-time jobs. Family education has some advantages. On one hand, Family education can let you earn some extra money and help you become more independent of your family. One the other hand, family education can offer you chances to contact with the society and the experience that you gain through family education can broaden your school life.

However there are also some disadvantages in taking family education. For example, we may lose time needed for sleep, rest, study and recreation. Taking family education may interfere with our study and give us little or no useful experience. As a result, we may find it hard to adjust to what the college expects of him.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I think college students can take family education. But we have to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school and the job. As a student, acquiring more knowledge is our first important task. Although family education can enrich our world of good, we should not spend too much time on it.

家庭教育英文演讲稿 篇八

父母与孩子接触的时间是最久的,你到八十岁了,还是孩子的父母,所以你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学校却不能;现代家庭基本上是2-6个家庭成员面对一个孩子,而学校教育是2-6个教师面对几十或上百个孩子,差距显而易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当下的学校教育并不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孩子的兴趣培养和特长挖掘更多地要靠家庭教育。其次,孩子学习也不只是学习知识,还要学习做人、做事等等,在我们中国现在的教育体制下,老师基本上教给孩子的是知识,孩子的做人、做事以及孩子人格的培养等等,更多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而个人成就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在于后者。除此之外,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需的“安全感”、“自主感”、“成就感”和“好奇心”等心理营养,也多数要从父母那里得到满足。但从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来说,父母却常常不知道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并使得家庭教育偏离了它原本的航道。

别占老师的位置

典型场景:孩子回家,刚刚丢下书包,妈妈就问:“宝贝儿,你作业写完了没有啊?赶紧去写作业,然后把功课复习一下哈。”到了晚上9点,孩子的家庭作业终于在妈妈的督促下完成了。爸爸拿起语文书严肃地说:“把今天学习的课文背给我听,然后把明天即将要学的课文先读两遍。”

专家点评:父母肩负教育孩子的重任,但父母不是老师,也不是老师的助手,父母就是父母。有人提出把父母培养成老师的助手,对这种提法,本人不敢苟同。尽管父母有义务配合学校、老师共同教育孩子,实现“家校共教”,但父母跟老师之间不是从属关系。

助手是什么,词典解释为“协助他人做事的人”,如果父母被定位为老师的助手,那父母理所当然就成了“协助老师做事的人”。果真如此,“父母”哪里去了?倘若老师是老师,父母也是老师,孩子的生活空间中处处都是老师,父母和老师做完全相同的事情,那对孩子来讲,该是多么单调、多么乏味、多么令人窒息的事情。可今天的不少孩子,就处在这种境遇之中。

老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父母的任务是教会孩子做人。在传授系统文化科学知识方面,老师是经过严格训练的高手,而在教孩子做人方面,父母有自己的优势。父母和老师在教育方面有交集,但不是重叠,了解了这一点,两种教育就可以优势互补。若父母空着自己的位置,挤占老师的位置,那就可能“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甚至于别人的田没种好,自家的地也荒了。

别抢孩子的位置

典型场景:年轻的妈妈陪儿子参加周六兴趣班,妈妈一边走一边看表,显得很焦虑:“儿子,快走,要不就迟到了。”妈妈说第一遍儿子没反应,说第二遍儿子还没有反应,说第三遍的时候儿子不耐烦了,猛一回头,非常气愤地对妈妈讲:“迟到了关我什么事啊?”儿子的如此反应让年轻妈妈深感委屈。

专家点评:这组镜头如果母子的角色调换一下就对了:儿子一边走一边看表,并不断提醒母亲,再不快走就迟到了,说到第三遍时母亲不耐烦了,气愤地对儿子说:“迟到了关我什么事啊?”帮助孩子成长,是父母天经地义的事情,可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事事出手,不仅不利于孩子健康,而且会给孩子成长帮倒忙。可为什么我们日常所见中,第一组镜头多、第二组镜头少呢?道理很简单。孩子从小到大,母亲都自觉充当了孩子时间的管理者:孩子起床母亲叫,孩子吃饭母亲催,孩子上学母亲提醒……孩子已经习惯了这些都是母亲的事,所以才会出现以上反应。

现实生活中,孩子放学回家,80%左右的家长就会立即帮孩子摊开书本、准备纸笔,自己拉过凳子坐孩子旁边督促做作业。这样做的结果是让孩子觉得,自己的作业反正是父母着急上火,自己有什么理由把作业放在心上?因此,尽管你嘴巴“长”在他身上,可人家依然慢慢腾腾地“磨”作业!孩子“磨”作业,更多地要从父母身上找原因。因为做作业原本是孩子的事情,孩子的事情,父母做得越多,孩子就做得越少;父母越主动,孩子就越被动。

找准自己的位置

典型场景:假设孩子是一辆性能良好的汽车,如果放开了让车子跑,时速160至200公里不成问题。可这辆车是如何运行的呢?在车子前面拴了几条绳,爸爸妈妈在前面拼命地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在后面使劲地推,一家人忙得满头大汗,可车子的发动机没有打着。试想一下,这车子能跑得快、跑得远吗?

专家点评:父母别重复老师的事,别抢做孩子的事,为孩子营造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发现、培养孩子的兴趣,帮孩子明了知识的真正意义,引导孩子自觉主动,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并让孩子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从而成长为一个懂事的孩子才是父母最值得做的事。

为孩子补充心理能量

孩子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免不了会遇到种种困惑、困扰或委屈,做父母的对孩子情绪的任何变化,都要细致入微观察,及时找到孩子情绪变化的原因,并通过坦诚交流,对孩子耐心疏导,让孩子在家中能彻底丢掉负面情绪,获取足够心理能量,轻松、愉悦地投入新的学习、生活之中。

最不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是父母经常争争吵吵。父母之间的紧张关系,会让孩子压抑、焦虑、缺乏安全感。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的心理压力不仅不能及时缓解,还会在家中装满一肚子委屈。如此状况,孩子的成长能如家长所愿吗?

引导孩子自觉主动

在学校压力大,课程繁多会让孩子内心产生阻力,无法持续主动地去做事。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磨作业”也成为了家长们共同的纠结。适当把要求的水准降低,课业的分量减少,让孩子有一个过程去突破内心的阻力,并树立责任心更主动地去做功课。比如说,先让孩子做不喜欢的科目;用同一步调增强孩子的主动行动力,可以和孩子商定,当妈妈干完家务,如果孩子能完成作业,就和他一起阅读一本新买的故事书;不在孩子挫败时痛骂他,培养孩子主动自我激励,引导孩子养成自觉主动的习惯,是比简单督促更为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引导孩子学会管理情绪

青春期的孩子常对父母有所不满,因为伴随成长而来的自我要求,总和父母的规定相冲突,父母必须尽力克服这种过渡期困难,让孩子顺利地成熟长大。家庭教育所包含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要引导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比如说,让孩子学会宣泄不满情绪,平时除了认真倾听孩子的不满心声,还应该以民主方式处理孩子不合理要求,并懂得以退为进说服教育的技巧,可以用实际利弊得失来对待孩子的任性态度,并给孩子一个发泄的空间。相比学校教育,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管理情绪方面的合理引导,更有针对性,也更能让孩子受益终身。

推荐访问:英文 家庭教育 演讲稿 家庭教育英文演讲稿8篇 家庭教育英文演讲稿 家庭教育英文演讲稿三分钟

猜你喜欢